警惕!这6类人需重点防范青光眼
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但有一种眼病却被称为“沉默的视力杀手”——青光眼。它早期症状隐匿,一旦造成视神经损伤便不可逆,严重时甚至致盲。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眼科医生提醒,以下6类人群属于青光眼高危群体,需提高警惕,定期筛查。

1.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

青光眼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。如果直系亲属(如父母、兄弟姐妹)中有人患青光眼,您的患病风险可能比普通人高3-9倍。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房水排出通道异常,增加眼压升高的风险。建议有家族史者应从30岁起每年进行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查,及早发现隐患。

2.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

随着年龄增长,眼睛的“排水系统”(房水流出通道)会逐渐退化,晶状体增厚可能诱发瞳孔阻滞,导致眼压升高。尤其是亚洲人群,55-65岁是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发期。中老年人应每2年测量一次眼压,并配合前房角镜检查,观察房角是否狭窄。

3. 高度近视或远视的人

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,眼球轴长延长,可能造成视乳头结构异常和筛板薄弱,眼压轻微升高即可损伤视神经。这类人群更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,且早期视野缺损常被近视症状掩盖。远视者则可能因眼球较短、前房浅,增加闭角型青光眼风险。建议高度近视/远视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视盘杯盘比和视野。

4.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人

长期口服或局部使用激素(如皮质类固醇)可能干扰房水循环,导致眼压升高。连续使用激素眼药水超过2周者,需每周监测眼压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。

5. 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人

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会影响视神经血供,增加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风险;高血压则可能导致眼部血管异常,影响房水代谢。这类患者需每季度监测眼压变化,并严格控制血糖、血压。

6. 眼睛结构异常的人

前房浅、房角狭窄、角膜较小或晶状体偏厚的人群,易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。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早期发现解剖异常,必要时通过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预防发作。

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青光眼?

定期筛查: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压,高危者需增加视野、OCT神经纤维层分析等检查。

避免诱因: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(如关灯玩手机)、一次性大量饮水。

健康生活:适度有氧运动(如散步、瑜伽),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、C、E的食物(如胡萝卜、菠菜)。

及时就医:若出现虹视(看灯光有彩色光环)、眼胀、头痛等症状,需立即就诊,急性发作24小时内不处理可能导致永久失明。

青光眼虽可怕,但早期发现、科学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。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提醒,高危人群切勿忽视定期检查,守护光明从关注眼健康开始!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