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季节交替,不少人会出现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、睡眠浅等问题。中医认为,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,换季时外界环境变化(如气温、湿度、昼夜长短)易打破人体“阴阳平衡”,导致心神不安、肝郁气滞或脾胃失调,进而引发失眠。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通过中医调理可调和脏腑、平衡阴阳,帮助改善睡眠质量。以下为您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中医妙招。
一、顺应天时,调整作息
中医强调“子午觉”的重要性,即晚上11点前入睡(子时养肝),中午11点-13点小憩(午时养心)。换季时昼夜温差大,建议早睡晚起,避免熬夜耗伤阴血。若因天气转凉导致“秋乏”,可适当延长午休时间,但不宜超过30分钟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。此外,睡前1小时应远离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。
二、饮食调理,安神助眠
中医认为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换季时饮食应以温润、易消化为主,避免过食辛辣、油腻或生冷食物。
酸枣仁粥:酸枣仁有养心安神之效,可取15克炒酸枣仁捣碎,与粳米同煮成粥,睡前1小时食用。
百合莲子汤:百合清心润肺,莲子健脾安神,二者搭配煮汤,适合心火旺、烦躁失眠者。
温热饮品:睡前喝一杯温牛奶(加少许蜂蜜)或桂圆红枣茶,可舒缓神经,但避免咖啡、浓茶等刺激性饮料。
三、穴位按摩,放松身心
通过按摩特定穴位,可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缓解失眠症状:
神门穴(手腕内侧,小指侧横纹处):用拇指轻按3-5分钟,有宁心安神的作用。
安眠穴(耳后凹陷与枕骨下缘连线中点):双手中指揉按,每次2分钟,可改善头晕、失眠。
涌泉穴(足底前部凹陷处):睡前用热水泡脚后,按摩此穴100次,能引火归元、助眠安神。
四、适度运动,调畅气机
换季时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,但需避免过度出汗耗伤阳气。推荐:
八段锦:每日晨起练习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等动作,能疏肝理气、宁心定志。
散步:饭后半小时慢走30分钟,促进脾胃运化,帮助夜间睡眠。
瑜伽:选择树式、婴儿式等舒缓动作,配合深呼吸,缓解焦虑情绪。
五、情志调摄,疏肝解郁
中医认为“肝主情志”,换季时情绪波动易导致肝气郁结,引发失眠。可通过以下方式疏解压力:
听轻音乐:选择古筝、钢琴等舒缓曲目,每天20分钟,帮助放松心情。
冥想打坐:闭目静坐,专注于呼吸,排除杂念,每次10分钟即可。
香薰疗法:使用薰衣草、甜橙等天然精油,通过嗅觉刺激调节神经系统。
专家提醒:失眠持续需就医
若通过上述方法调整后仍长期失眠(每周≥3次,持续1个月以上),或伴有头晕、心悸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,可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信号。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通过辨证施治,采用中药、针灸、耳穴压豆等综合疗法,可针对性调理心脾两虚、肝郁化火、痰热内扰等不同证型,帮助恢复自然睡眠节律。
换季失眠不必焦虑,中医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为您保驾护航。从生活细节入手,调和身心,愿您每晚都能拥有香甜好梦!
返回顶部
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