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衰竭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。急性肾衰竭多由感染、创伤或药物中毒引发,慢性肾衰竭则与糖尿病、高血压等长期疾病密切相关。无论哪种类型,患者都需要通过科学护理延缓病情进展,否则可能引发水肿、贫血、高血压等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以下三点日常护理关键措施,必须严格落实。
一、控制饮食,减轻肾脏负担
肾衰竭患者的肾脏代谢能力下降,需通过饮食管理减少废物产生。
蛋白质摄入需“少而精”: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.6-0.8克,优先选择鸡蛋、鱼肉、瘦肉等优质蛋白,避免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加重肾脏负担。
限盐限水防水肿: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,避免腌制食品;液体摄入量需根据尿量调整,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,防止水分潴留引发心衰。
高钾高磷食物要警惕:香蕉、橙子、土豆等高钾食物可能引发心律失常,动物内脏、坚果等高磷食物会加速骨钙流失,需严格限制。
二、规律监测,预防突发风险
肾衰竭患者易出现血压波动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,需建立“自我监测+定期复查”机制。
每日测量血压、体重:血压应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,若出现头晕、头痛需立即就医;体重增长过快(每日超过0.5公斤)提示液体潴留,需调整饮水量。
观察尿液与皮肤状态:尿量减少、尿液浑浊可能提示感染;皮肤瘙痒可能与高磷血症相关,需加强保湿并避免抓挠。
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:每月检测血肌酐、尿素氮、电解质等,评估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护理方案。
三、预防感染,避免病情恶化
肾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,感染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。
个人卫生是第一道防线:勤洗手、勤换衣,保持口腔和会阴部清洁;冬季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感冒;夏季避免食用隔夜食物,预防腹泻。
远离人群密集场所:流感高发期减少外出,外出时佩戴口罩;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,接触后及时消毒。
谨慎用药防肾损伤: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、某些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,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。
科学护理是肾衰竭患者的“生命防线”。通过饮食控制、生命体征监测和感染预防三大措施,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恶化,提高生活质量。患者需树立“长期管理”意识,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,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。家属也应学习急救知识,备齐降压药、降钾树脂等应急药品,共同守护患者健康。
返回顶部
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