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患上干眼症,秋季尽量少做这3件事,以防加重

秋季空气湿度骤降,干眼症患者常感到眼睛干涩、异物感加重,甚至出现畏光、视力模糊等症状。此时若不注重日常护理,某些习惯可能让症状雪上加霜。以下三类行为,秋季干眼症患者务必谨慎对待。

一、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

秋季室内外温差大,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室内使用电子设备,但这一行为会显著减少眨眼频率。正常状态下,人每分钟眨眼约15-20次,而专注看屏幕时可能降至5次以下。眨眼是维持泪膜稳定的关键动作,泪膜由脂质层、水液层和黏蛋白层构成,能锁住眼球表面水分。若眨眼次数不足,泪膜会加速蒸发,导致角膜直接暴露于干燥环境中,引发刺痛、灼烧感。

建议:遵循“20-20-20”法则——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,远眺20英尺(约6米)外的物体20秒,同时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。若需长时间用眼,可设置定时提醒,或使用防蓝光眼镜减少屏幕光线对眼表的刺激。

二、过度依赖空调或暖气

秋季“秋老虎”与冷空气交替,空调和暖气使用频率增加,但这类设备会降低室内湿度至30%以下(正常需维持40%-60%)。干燥空气会直接加速泪液蒸发,同时刺激眼表神经末梢,引发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,形成恶性循环。此外,空调滤网若未定期清洁,可能滋生尘螨、霉菌,进一步诱发过敏性结膜炎,加重干眼症状。

建议:在空调房内放置加湿器或一盆清水,保持湿度;定期开窗通风,减少空气污染物积聚;若需长时间停留,可佩戴湿房镜(一种密封性较好的护目镜),减少泪液蒸发。

三、盲目使用眼药水

市场上的眼药水种类繁多,但干眼症患者若随意选用,可能适得其反。例如,含防腐剂的眼药水长期使用会破坏眼表微环境,损伤角膜上皮细胞;激素类眼药水虽能快速缓解炎症,但可能诱发眼压升高,甚至继发青光眼。此外,不同类型干眼症(如水液缺乏型、蒸发过强型)需针对性治疗,盲目用药可能延误病情。

建议:优先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每日使用不超过4次;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通过泪液分泌试验、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。

秋季护眼小贴士

除避免上述行为外,干眼症患者还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症状:

饮食调理:增加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亚麻籽),有助于改善泪膜脂质层质量;补充维生素A(胡萝卜、菠菜)和维生素C(柑橘、猕猴桃),促进眼表修复。

热敷按摩:每日用40℃左右温毛巾热敷眼睑10分钟,配合眼睑清洁,可疏通睑板腺,减少脂质堵塞。

规律作息:避免熬夜,保证每日7-8小时睡眠,夜间泪液分泌减少时,充足的休息能缓解眼表干燥。

秋季是干眼症的高发期,通过科学护理和避免不良习惯,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。若出现持续眼痛、视力下降或角膜损伤,务必及时就诊,防止病情恶化。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